最新消息:白皮松环保科普宣传

绿色环保手抄报资料大全(绿色环保手抄报资料大全图片)

科普admin146浏览0评论

绿色环保手抄报资料大全(绿色环保手抄报资料大全图片)

绿色环保手抄报资料大全(绿色环保手抄报资料大全图片)

一、绿色环保与我同行手抄报资料?

 内容1(知识):  一、全球10大环境问题  1、气候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生物多样性减少  4、酸雨蔓延  5、森林锐减  6、土地荒漠化  7、大气污染  8、水体污染  9、海洋污染  10、固体废物污染  二、我国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以尘和酸雨危害最大,污染程度在加剧。  2、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华中地区酸雨污染最重。  3、江河湖库水域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除部分内陆河流和大型水库外,污染成加重趋势,工业发达城镇附近的水域污染尤为突出。  4、七大水系(珠江、长江、黄河、淮河、海滦河、辽河、松花江)中,黄河流域、松花江、辽河流域水污染严重。  5、大淡水湖泊总磷、总氮污染面广,富营养化严重。  6、四大海区以渤海和东海污染较重,南海较轻。  7、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并呈加重趋势。  8、城市环境污染呈加重趋势。  9、城市地面水污染普遍严重,呈恶化趋势。绝大多数河流均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10、全国2/3的河流和1000多万公顷农田被污染。  三、历年环境日主题  1974年:只有一个 地球  1975年:人类居住  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资源  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  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  1979年:为了儿童和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0年:新的10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  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和人类食物链;防止有毒化学品污染  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年,提高环境意识  1983年:管理和处理有害废弃物,防止酸雨  1996年:我们的地球、家园、居住地  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内容2(作文):  走进大森林,我们可以体验到树木苍翠、飞禽走兽的生机勃勃。  走进溪流河川,我们可以分享到鱼翔浅底、水流湍急的乐趣。  走入大山,我们可以领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壮美。  溶入大自然,我们感悟到的是清新,是流畅,是平静,还有“自然”。  我热爱大自然,因为它带给我自然的感觉。它没有城市的矫揉造作,“天然去雕饰”的一切带给人的都是脱俗的自然感觉。  自然的感觉往往可以消除人们的勾心斗角、互相猜疑、互相算计等“文明弊病”。惟有在自然中我们才能完全敞开 怀,还一个真我,因为“水往低处流”的永恒不变给予我们安全感。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需要一股自然之风,拂去社会“机器”的油污和人们心灵上积淀的尘灰。走进大自然,你就可以抛开一切烦恼、卸去所有的“压力”,自然的感受会使你完全放松,享受一顿心灵的美餐。  曾经见过多少世俗污浊的双眼,里面又隐藏了多少深不可测的内容。我喜欢动物的眼睛,一双清澈可爱的眼珠让人无比轻松畅快。然而我只能从小孩的眼睛中得到同样的感觉。其实我们不必刻意去掩饰些什么,因为我们也只不过是一种高等动物而已。或许是城市的喧嚣使我们迷失了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有一条真理——人类、大自然,大自然、人类。或许只有在投身于大自然之后,我们才能领悟到——我们并非大自然的主宰。  我们都应该将大自然的“自然”之气贮存在心中,这样才不会迷失,不会仅为了自身的利益去破坏与我们共处的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和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大自然。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感悟大自然,我得到了许多。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地改造自身以适应自然呢?  面临将要到来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我们人类应当反思一下,15%的哺乳动物和12%的鸟类的即将灭绝是否与我们肆意改造大自然有关呢?感悟大自然的“自然”,我们应当知道答案。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  从喝纯水想起  时下,饮用水正成为一种潮流.尽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绍过饮用水的种种弊端,但"饮用水"族仍然日益扩大.  饮用水不单单指纯水,还包括矿泉水,蒸馏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们喝着长大的自来水则成了相对的"非饮用水". 我们并不排除目前饮用水风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当前水体污染的严重已经到了难以下口的程度.  有报道说:"据报道979年对全国798座城镇的调查, 全国日污水排放量为国为民258万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用819,生活污水占据199. 1989年对全国代表大会854个城镇进行调查,每天的排放量达365.3亿吨.其中工业废水达成协议5.5亿吨. 这些废水绝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摆在每个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亲河黄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条水质清澈,鱼虾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质开始受到污染, 1963年开始出现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场29天,占全年约2/3, 水质不合格江段占64.5km,占全长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体污染,水质恶化对人体健康和人类生活,生产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洁净的人能给人们带来葱茏花木,鸟语花香,恬静舒适,美丽如画的优美环境,给人们带来宁静,愉悦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给人们带来的是痛苦,恐怖和灾难.为了使生活更美好,让秀丽的山水永驻人间,让清水长流不断,人们已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从喝纯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学  2.2005年,一场“环保风暴”在中国内地刮起,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被国家环保总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属正部级单位的三峡总公司的三个项目。理由是,这些项目未经环境影响评价,属于未批先建的违法工程。  环境恶化无路可退中国的环境问题并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污染问题就已非常严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纪90年代五类水质就占到了80%,整个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条巨大的污水沟。1995年,由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875亿元。  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GDP总值的15%,这意味着一边是9%的经济增长,一边是15%的损失率。环境问题,已不仅仅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已成为吞噬经济成果的恶魔。  目前,中国的荒漠化土地已达267.4万多平方公里;全国18个省区的471个县、近4亿人口的耕地和家园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胁,而且荒漠化还在以每年1万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长。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没有使用价值的水质已超过40%。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个处于缺水状态。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质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宁波市,地处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汇口,却因水质污染,最缺水时需要靠运水车日夜不停地奔跑,将乡村河道里的水运进城里的各个企业。  中国平均1万元的工业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并产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创造1亿元GDP就要排放28.8万吨废水。还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进河道,要不了10年,中国就会出现无水可用的局面。  全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有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经济发达的浙江省,酸雨覆盖率已达到100%。酸雨发生的频率,上海达11%,江苏大概为12%。华中地区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宾、怀化、绍兴、遵义、宁波、温州等,酸雨频率超过了90%。  在中国,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许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00万~1400万吨。而2003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就达到2158.7万吨,比2002年增长12%,其中工业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国仅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将达2100万吨以上,全部排放量将超过大气环境容量1倍以上,这对生态环境和民众健康将是一场严重灾难。  1月27日,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人预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类历史上突发性环境危机对经济、社会体系的最大摧毁,很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中国。  治理污染陷于两难有一种说法,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控制好环境,在环保方面的投入须达到GDP的1.5%以上。但这是在环境保护本来就非常良好的情况下,在中国,根据上海的经验,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环境,环保投入须占到GDP的3%以上。而在过去20年里,中国每年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几年也只有1%多一点。环保是一种“奢侈性消费”,投入大,对GDP贡献小,因此,一些本应用于环保方面的专项资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国在环境问题上进退两难:再不治理,未来无法保障;真要治理,则需大规模投入,眼前的经济又难以承受。  有人算过,云南滇池周边的企业在过去20年间,总共只创造了几十亿元产值,但要初步恢复滇池水质,至少得花几百亿元,这是全云南省一年的财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纸厂,20年累计产值不过500亿元。但要治理其带来的污染,即使是干流达到起码的灌溉用水标准也需要投入3000亿元。要恢复到20世纪70年代的三类水质,不仅花费是个可怕的数字,时间也至少需要100年。  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就微观角度说,在过去20年里,国内制造业在无法依靠技术进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只能朝两个方面挖潜:一是工资,二是环保。最简单的事,例如水泥生产,要达到起码的环保要求,每吨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厂价的5%。纺织业每年排放的废水超过10亿立方米,如要处理,则每吨需花费1.2~1.8元。提高生产成本5%。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就没有这么高的利润率。因此只能在环保问题上打游击:或是不建任何废水处理设施:或是建立以后就当摆设,白天把污水放到处理池里,晚上没人时就排放到河里,这样就可以节省一大笔成本。在市场的无序化竞争中,这5%的成本。往往就决定了企业的盈与亏、生与死。  而中国在环保执法上的两高一低——守法成本高、执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也助长了这种倾向。通常的情况是,环保部门为取证一件违法偷排事件,需耗费50万元,而最终落到违法企业头上的罚款,则只有区区5万元,包括正在劲刮的所谓“环保风暴”。  一些投资数十亿元的特大电站项目,违反环境评价擅自开工建设,最后的罚款也不过20万元。区区20万元罚款,对于一个投资超亿元的项目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这样的处罚力度对违法行为谈何震慑力?因此《环保法》历来被人称为“豆腐法”。  一场环保风暴将涉及数十万家企业,由此带来的结果必然是:大批企业的破产倒闭,大量人员失业,企业成本大幅提高,国内物价指数迅速地突破两位数。因此,无论是宏观成本,还是微观成本,实际上都无法承受。  四个因素阻碍环境治理对环保部门在执法过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认识不到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炼、小铁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项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现蔓延的趋势。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片面强调简化审批,限期办理相关手续。而不管项目是否会存在污染情况,只要来投资就批准,个别地方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中存在“首长意志”、“先上车,后买票”等违法现象。  再次,环评质量亟待提高。有些环评单位不坚持科学评价,不敢以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数据说话,评价结论含糊,模棱两可,将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与否的结论推给审批部门,甚至极个别的环评单位弄虚作假,编造、伪造数据,或者隐瞒事实,严重影响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使环境影响评价流于形式,丧失了第三方咨询机构起码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最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工作开展不足。我国目前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政府主导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监管数量庞大的建设项目,显然力不从心。  其实,环评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后的经济利益在驱使。  掀起真正的“环保风暴”  中国是一个在环境上回旋余地极小的大国,又是一个在全球资源、市场基本被瓜分完毕后崛起的一个后起国家。中国没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国家那样,等到环境恶劣到极点后再来治理。  但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别人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国不可避免的也会走一遭。  世界各国的历史已经表明,在经济增长与环境变化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规律:一个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有一个环境污染随国内生产总值同步高速增长的时期,尤其是重化工业时代:但当GDP增长到一定程度,随着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居民环境支付意愿的增强。污染水平在到达转折点后就会随着GDP的增长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环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谓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当年 的发展过程就是这一规律。  毫无疑问,中国没有可能跨越这样一个重化工业时代。因为中国的人口太多,国家太大,无法像芬兰那样,在本国制造业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借助于全球化分工,直接进入高科技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笔者曾回过苏南老家,小时候那种清清河水,坐着船就可到达四乡八镇的情景已一去不复返了。而令笔者吃惊的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国,即使不发展工业,由人口增长带来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环境恶化到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这样的污染,也需要大笔投资,需要有经济基础。  中国在治理污染问题上,任重道远,需要依法办事,制止恶性环保事件的发生,延缓环境恶化的速度。

二、环保手抄报内容大全主要是绿色环保主题?

1、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最后一滴眼泪

2、没有了绿色就没有了生命

3、不要让白色塑料袋遮掩了我们洁白的云彩

4、小草有生命,脚下请留情

5、芳草茵茵踏之可惜

6、你的行动代表花的未来

7、随手捡起一片碎纸,为心灵充电

8、不要把地球装入塑料袋中

9、我的盛开需要您的关怀,当你伸手采摘我时,美丽已不存在

10、请爱护生命,草的生命和您一样重要

11、生命诚可贵,环保价更高,若为地球美,环保不可抛

12、垃圾箱:“请您近距离投篮!”

13、小草嫩又矮,请您不要踩,小草微微笑,请您绕个道

14、青青园中草,人人爱护好

15、脚板踏的尽,春风吹不生——请远离草坪

16、献给人民一个绿色北京,献给世界一个绿色奥运

17、追求绿色时尚,走向绿色文明

18、幸福生活不只要丰衣足食,也需要碧水蓝天

19、蔚蓝天空,绿草茵茵环保无止境!

20、小草要长大,我也要长大,小草和我齐长大,请您勿践踏

21、小草是无辜的,请您脚下留情

22、花儿草儿多美丽,劝君莫要不珍惜

23、乱采乱摘不成理,看看花草在哭泣

24、爱护花草,做高尚之人

25、保护环境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

26、环境的所有权属于我们的后代

27、每人节约一滴水,方可救助一片田 28.你污染地球,地球就会抛弃你。

三、"绿色银行"手抄报资料?

建设“绿色银行”,努力推进生态文明,积极支持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注民生问题,大力改善金融服务,关注客户体验,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品质,以高效、安全、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四、绿色环保手抄报内容?

关于环保

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传,提高人们的觉悟与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其次,要进行废物回收利用,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

还要加强对白色污染的处理,少使用塑料制品。

最后,要对清洁方面作改进。使市容更整洁。

为了地球的明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努力,要好好地保护环境。于此我们提

出如下建议:

1、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化。

这样不仅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量,还能更好地起到废物利用,减少污染,节约资源。

2、买菜时,少用塑料袋,尽量用竹篮子。

3、用笔尽量用可换芯的,减少圆珠笔外壳的浪费与垃圾量。

4、外出吃饭尽量不用一次性饭盒。

播种绿色就是播种希望 垃圾过剩与环境问题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资源化综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学环保是现代生活中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基础做起。

五、环保手抄报资料 (越短越好)?

环保手抄报内容资料:

关于环保的标语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建设绿色文明家园重视生态功在千秋 保护环境造福万代 同在蓝天下 共爱一个家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责任同处蓝天下 共栖地球上——让我们的世界更好保护人类生态环境 倡导全球绿色文明 作环保模范 扬环保美德地球我的家 环境靠大家 环境人人护 子孙代代福 与生命相约 与环保局同行

环保小故事有个人去动物园要当动物管理员,园长对他说:”那好,我要考考你,你有没有办法让大象先摇摇头,再点点头,最后跳进游泳池呢??”那人说“这容易!”于是他走到大象面前说:“你认识我吗?”大象摇摇头。那人又问:“你脾气大吗?”大象点点头。那人这时拿起一个锥子,扎了大象屁股一下,大象疼的跳进了游泳池。园长看到后说:“你太没同情心了,不能当动物管理员。”那人说:“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一定会温柔的。”圆长说:“好,还是那三个条件,不过这次你不能动手了。”那人答应了,走到大象面前说:“你脾气还大吗?”大象摇摇头。那人又问:“你现在认识我了吗?”大象点点头。那人再问:“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办了吧?”大象一听,转身跳进了游泳池。

六、元旦手抄报内容资料大全?

  中国元旦 俗

  1、吃水饺

  水饺在我国是庆祝节日的一种方式,因其外形与古代的元宝相似,具有吉祥财富的美好含义,在比较重要的节日一把都会吃水饺。家人团聚围坐一堂,吃着热气腾腾的水饺,虽然一切都很简单,但是节日的氛围便能就此展现。其实这也是与家人团聚的一种方式,借着节日的机会多与家人朋友多一些时间相处。

  2、团体活动

  团体活动是指晚会等相关活动,大家纷纷上台展现自己的才艺,不仅能在众人中表现自己的优点,还能增添节日的喜庆,如果是单身那么还能增加结识异性的机会。欢声笑语、载歌载舞,这便是元旦了。

  3、互送礼物

  元旦既然如此重要互相赠送一些元旦礼品也是可以的,比如可以送给你的同事办公用的钢笔,充满甜蜜的新年喜糖等。如果是送给女朋友或是爱人,那么礼物就更需要好好用心了。

  元旦的庆祝方式

  中国人在元旦这一晚通常会参加各种跨年活动,比如跨年晚会、跨年演唱会、跨年烟火会等等,或和亲朋好友一同热闹的度过。此外,还有一些地方的人会在元旦这天吃汤圆或者鸡蛋等食品,为新的一年讨一个吉利的好彩头。

  

  

  

七、污染防治,绿色环保手抄报内容?

绿色环保手抄报内容1

  绿色环保是什么

  绿色环保是指人类为了保护大自然而采取的一种行为。这里绿色环保标志的含义是 ,标志由三部分构成,即下方的绿色环保,左右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

  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1.随时携带手帕,多卫生随时携带手帕,减少使用面纸,卫生又环保。

  2.尽量搭乘公交车,吸清净多走路、骑脚踏车有益人体健康,每辆车少开1公里,可避免0.61公斤的废气产生。

  3.着穿轻便出门,多凉爽上班服装以轻便、节能为主,预估每年可达到3千公吨以上减碳效益。

绿色环保手抄报内容2

  4.使用替代能源,少用石油多尽量使用替代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与天然气等,帮助地球增加永续能源!

  5.停车惰转熄火,少一些废气每部车一年节省油耗约1.25公升,减少2.7公斤CO2排放。

  6.自备水壶水杯,少开销一个瓶子重复使用20次,可节省1/3~1/4的CO2排出量。

  

八、争做环保小卫士的手抄报资料?

1.顺口溜

2.资料安排

3.环保生活小窍门

4.插入关于环保的小插图

5.对于环保的总结

九、关于环保低碳的手抄报资料?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低碳生活宣传海报碳的排放量。低碳生活,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个愿不愿意和大家创造低碳生活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要注意4个节:节电、节水、节油、节气,从这些点滴做起。除了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全球气候变暖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转向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销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比如,据制冷技术专家估算,超市电耗70%用于冷柜,而敞开式冷柜电耗比玻璃门冰柜高出20%。由此推算,一家中型超市敞开式冷柜一年多耗约4.8万度电,相当于多耗约19吨标煤,多排放约48吨二氧化碳,多耗约19万升净水。上海约有大中型超市近800家,超市便利店6000家。如果大中型超市普遍采用玻璃门冰柜,顾客购物时只需举手之劳,一年可节电约 4521万度,相当于节省约1.8万吨标煤,减排约4.5万吨二氧化碳。 在中国,年人均CO2排放量2.7吨,但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居住面积,开1.6L车上下班,一年乘飞机12次,碳排放量也会在2611千克。由此看来,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如果说保护环境、保护动物、节约能源这些环保理念已成行为准则,低碳生活则更是我们急需建立的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虽然是新概念,但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态环境。人类意识到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过量碳排放是形成气候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在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兴起的时候,大家开始关心,我今天有没有为减碳做些什么呢? 在北京的八达岭,一个碳汇林林场已经成形。如果你想抵消掉自己的碳排放,可以来这里购买碳汇林或种树。林业碳汇是通过实施造林和森林经营管理、植被恢复等活动,植物叶片中的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水,土里的无机盐和水分,释放氧气通过筛管把制造的有机物再运送到土里,土里的真菌和细菌再把有机物分解,从而产生物质循环,对于地毯方面来说起到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比起少开车、少开空调,购买碳汇林的主意,受到更多人的欢迎。目前,减缓气候变暖的主要措施是减排和增汇。与减排手段相比,林业碳汇措施因其低成本、多效益、易操作,成为减缓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

十、绿色环保标志办理需要哪些资料?

领取方法分新车和旧车两种:

1.新车: 一般在车管所办完手续后,可免费领取;部分地方是在车辆注册后,到机动车环保检测站领取。

2.旧车: 需要携带行驶证,到当地车管所进行尾气排放检测,如果尾气排放达到标准,则可领取。 领取所需资料:交强险副本、行驶证、身份证件 拓展资料: 机动车绿色环保标志,简称“绿标”,是对符合国家规定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机动车的一种证明。 与之相对的是“黄标”,是对尾气排放较严重机动车的一种区分。 随着各城市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的重视,纷纷设立限行区域,禁止黄标车的进入,而绿标车将不受限制。 : -机动车绿色环保标志

发布评论

评论列表(0)

  1.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