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公益组织交流会(环境保护公益组织)
- 1.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
- 2.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简介
- 3.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应当大力开展环保活动
- 4.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有哪些
- 5.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 6.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创建方案
- 7. 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
- 8.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 熊猫
1.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
公益性社会组织是指在法律允许的领域内,向不特定的多数人无偿或者以较优惠条件提供服务,从而使服务对象受益的社会组织。
从形态上看,公益性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法人型公益性社会组织和非法人型公益性社会组织,社团式公益性社会组织和财团式公益性社会组织,公募型公益性社会组织和非公募型公益性社会组织,运作型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动员型公益性社会组织,登记注册型公益性社会组织和未登记注册型公益性社会组织等。
2.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简介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主要包括决策制度、评价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内容。
1、生态文明决策制度。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全局高度通盘考虑,搞好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要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问题和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部署。
并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协调解决跨部门跨地区的重大事项,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全面贯穿和深刻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2、生态文明评价制度。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
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等内容作为重点纳入到目标体系中。
探索建立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体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价值的资源环境统计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3、生态文明管理制度。
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界限,落实用途管制。健全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使用制度。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所有者职责。
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统一监管所有污染物排放,实行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污染物总量控制,使污染减排与行业优化调整、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
完善环境标准体系,实施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
着力推进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鼓励有条件的地区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使这些地区环境质量率先改善。
依法依规强化环境影响评价,开展政策环评、战略环评、规划环评,建立健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联动机制。
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开发与保护地区之间、上下游地区之间、生态受益与生态保护地区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设立国家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对野生动植物、生物物种、生物安全、外来物种、遗传资源等生物多样性进行统一监管。建立国家公园体制。
实行以奖促保,把良好的生态系统尽可能保护起来、休养生息,优先保护水质良好的湖泊。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促进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
继续深化绿色信贷、绿色贸易政策,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级。加强行政执法与司法部门衔接,推动环境公益诉讼,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在高环境风险行业全面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扩大环境信息公开范围,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健全听证制度,对涉及群众利益的规划、决策和项目,充分听取群众意见。鼓励公众检举揭发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培育和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4、生态文明考核制度。
将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环境保护成效的指标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指标考核权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主要考核生态环保指标。严格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行赔偿制度,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应当大力开展环保活动
环保志愿服务总队成立于2004年6月5日,是由共青团杭州市委、杭州市环保局、杭州市志愿者协会等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社会公益组织。总队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培养社会环保意识,努力营造生态市建设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宗旨。通过开展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环保知识,协助相关部门监督各种环境违法现象,引导公众参与环保,践行环保。 总队先后获评省、市青年志愿服务杰出集体等荣誉称号。总队愿和所有热心环保公益事业的朋友们一起,为我们共同的家园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贡献力量!
环保总队定位:奉献平台 共享资源 服务社会
环保志愿者精神:奉献 友爱 互助 进步
环保志愿者口号: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
总队使命:通过我们的努力,团结社会各界力量,唤醒社会民众爱护环境的公共意识,引导公众参与环保,践行环保。为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地球资源贡献一份力量。
总队愿景:立志成为国内在倡导生态文明和践行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模范公益组织。
4.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有哪些
中国环境保护管理协会是在国家环境保护部精神指导下依法登记,获得批准的全国性非赢利社会团体。
主要由从事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学者自愿组成的行业组织。协会以推动我国环境管理、环境保护事业进步,树立行业规范及行业标准,建立行业自律性机制,参与行业管理。并为企业提供技术、市场信息,组织实施环境保护产业领域工程示范、技术评估与推广。
5.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属于哪个部门管理
公益性岗位主要包括四大类:(一)社会公共管理类岗位,具体包括各类协管员、交通执勤、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物业管理等岗位。(二)城市社区服务公益性岗位,具体包括社区服务岗位,包括社区保安、卫生保洁、环境绿化、停车场管理、公用设施维护、报刊亭、电话亭、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保健、托老、托幼服务岗位。(三)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保障和公共服务岗位,主要指收发、驾驶、门卫、打字、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机关后勤岗位。(四)设区市级政府或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地实际提出、报经省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其他岗位。
这些岗位的主要工作都是为维护社会良好的公共秩序和公共环境提供服务,使广大人们都能从中获益。 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以及城镇社区开发的公益性工作岗位,主要是为一些年龄较大,就业、再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来提供临时性的公益服务工作的相关岗位,并使这些人获得相应的劳务报酬。
所以说,公益性岗位就是指直接涉及全社会公共利益领域的相关岗位。
6.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创建方案
一.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一是认真学 科学知识,自觉接受环境教育,并积极传播环境科知识,是中学保护环境方面需要执行的第一责任。
二是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再过七八年今日的学生都将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经济建设的主力。如果没有较为完整、系统的科学知识,将来是不可能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的。同时,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将来也难以致力于环境保护,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三是通过环境教育,要力求达到提高中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使之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要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新环境道德观;了解、掌握保护环境的技能,提高青年学生将环境科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使之懂得如何保护环境和消除环境恶化对人的危害。
中学生在自觉接受环境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积极传播环境科学知识,及时把自己所获得的新知识传播给周围的人,以进一步扩大影响,影响身边人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同时要能及时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周围破坏环境的行为提出批评和制止。
二.开展保护环境行动
青年学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身体力行的去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一是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环境道德,并处处去影响他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二是积极参与保护环境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一种是直接参与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间接接的方式来推动环境保护。
三是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管。在我国,有许多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监督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
四是做好宣传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青年学生,既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又要做宣传环保的使者。
7. 环境保护的公益组织
著名的有代表性的非营利组织有:
1、中国红十字会
它是 人民共和国统一的红十字组织,
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
是国际红十字 的成员。
2、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协会(IEPOA)
是一个专业性的环保组织,
一个旨在追求全世界环境保护组织大联合、大团结的国际性社团组织。
3、 慈善总会
是一个成立于1994年的慈善机构,
由热心慈善事业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志愿参加的全国性非营利公益社会团体。
4、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
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
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全国性社会组织。
5、中国残疾人协会
经国务院批准和国家法律确认的将残疾人自身代表组织,
由中国各类残疾人代表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
6、宗教三自爱国委元会
是中国基督教(新教)教徒成立的爱国组织。
成立于1954年8月。
8. 环境保护公益组织 熊猫
1.通过立法对大熊猫进行保护,在立法方面已作了大量工作,先后制定了保护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多种法律法规。《 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条中规定:"国家保护珍贵的动物和植物",《野生动物保护法》将大熊猫列为一类保护动物",而且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了详细的规定。《森林法》和《环境保护法》也有明确规定,为了有效的打击和制裁不法分子猎杀和走私大熊猫的违法行为,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7年通过的刑法补充案进一步强调,对走私、捕杀大熊猫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的惩罚,"将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罚款和没收财产、情节严重的可判处无期徒刑和死刑并没收全部财产 "。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为保护大熊猫等珍稀动物提供了法律依据对大熊猫的保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建立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中国政府自1963年以来,在秦岭、岷山、大相岭、小相岭等6大山系,先后建立了14个大熊猫" 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对大熊猫密集的地区和栖息地实施有效的保护。
3.坚持常年巡逻检查,抢救生病和挨饿的大熊猫,制止和惩处危害大熊猫的犯罪行为。同时进行治山治水,恢复植被,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减少人类活动对大熊猫野外生息的干扰,为大熊猫的生存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