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呢?
一个有爱心的人具备这以下条件:
一、共情能力。
共情是对他人的情感反应,包括怜悯、同情及关心等。具有共情能力的人,不仅能够基于对他人情感、境遇的理解,体验到与他人出现的相似的情感反映,还能够通过对他人情感的分析,推断他人内心的想法及感受。
①角色互换。
“把我当做你”,降低孩子自我中心倾向,让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
②提高孩子对情绪的认知。
比如,上班很累,回到家里,你可以对孩子说,妈妈今天工作很多,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下午六点,除了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没有停歇过,一直在整理文件,真的“太累了”。详细的描述,让孩子清晰理解,“妈妈回到家太累了,不想动弹”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③榜样力量。
住商品房的人最害怕的一件事的就是楼上邻居有孩子。我们家小宝有段时间很喜欢在客厅里推凳子,我和她讲,楼下的哥哥要学 ,你推凳子的噪音会影响到他。一岁多的孩子理解不了,依旧我行我素。
大宝回来了,要写作业,妹妹在边上打扰她,大宝无法静下心来,作业写得很不好,我带着小宝在房间外面,重新解释了一遍姐姐的心情,也顺便提醒她你的吵闹影响到楼下的哥哥时,哥哥也会很烦躁,然后引导她当别人需要安静时,我们可以怎么做。示范几次之后,只要姐姐写作业,妹妹就会自发性走到另一边,安静地涂鸦。推凳子的事情慢慢就不做了,不小心把东西砸地上时,还会隔空喊一声:“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她以为楼下的哥哥能听到她的声音。)
二、美好的童年,得到父母充分的爱。
在提及让孩子分享的时候,我们讲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分享的前提是拥有。给予爱心是需要能力的,如果自己是一个缺爱的人,如何有能力去爱别人。
李玫瑾教授曾多次强调:孩子在3岁以前,父母一定要亲自养育,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和回应。
所以,想要你的孩子有爱别人的能力,作为父母,你务必要给到孩子充分的爱!